审计的基本假设


审计假设是人们从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,是对审计工作及其涉及的有关方面所作的合乎逻辑的论断,是公认的理性认识,它是审计工作的前提,是审计理论的基石。

审计实践是形成审计假设的客观基础;审计假设是一种公理,而不是一种定理,无法从逻辑上证明其正确性;审计假设是审计实践经验的结晶,具有较高的正确性。

作为从审计实践上抽象出来的审计假设,一般具有以下特点:

I.概括性

审计假设是从大量的审计实践中归纳、总结出来的,理应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,是对审计工作及其涉及的有关方面所作的高度概括。

同时,审计假设的表述也应该简明扼要,言简意骇。

2.系统性

从审计实践中高度概括出来的审计假设有各种各样的内容,共同构成了审计假设的体系。

存在于审计假设体系中的各种假设,虽然不能相互包含、互相重复,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逻辑上的联系,具有鲜明的系统性。

随着审计实务的发展,审计假设系统也会不断完善。

3.实用性

审计假设是对审计实践的理性认识,可以用来指导审计实务工作,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。

如果审计假设只是一种空洞的、无意义的理论表述,其本身就不能称其为审计假设。

4.相对性

审计假设指导审计实务的有效性只是相对的,而不是绝对的。

在特殊情况下,它不一定有效或正确;随着审计实务的发展,原来的一些假设也可能失去了作用,必须进行不断的修正、补充或提出新的假设。

由此也可以看出,审计假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会随着审计实务的发展而不断变化。

审计假设之所以存在,一是因为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确实存在一些无法正面予以证明的事物,只能先确定一种假设,如果没有足够的反证去证明它是错误的,则就可以认为这种假设是成立的;二是因为目前审计科学的发展,审计实践经验的积累,尚未达到确切认识这些不确定现象的程度,也就是说人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,还不能揭露全部事物与科学的奥秘。

审计假设对于建立审计理论与指导审计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。

很多审计理论的建立,首先要提出假设,这种假设以大量的实践资料为依据;然后去推定在气实践中去验证,即搜集充分而有力的审计证据,在证实假设与客观的相符性,如果大量的客观现实说明这种假设不存在,则说明这种假设不能成立,如果说明其存在,则说明这种假设成立,就形成了科学的审计理论。

在实际审计工作中,针对具体的审计项目,确定审计的范围根据各种假设再进行审计资源的分配,再搜集必要的审计证据,最后形成审计的结论和决定。

从一定意义上讲,没有审计的假设,就无法进行审计工作,审计人员总是在充分而有效的假设指导下开展和推进审计工作的,整个审计过程,可以说是一个提出假设、验证假设、肯定或否定假设以及推出新的假设的过程。

审计工作的成功与否、质量与效率的高低,首先取决于有无正确的假设。

假设正确,推理与验证才会有效,其结果一定与客观事实相符或一定能查明所要查明的问题。

审计假设虽然以审计实践的经验为主要依据,但主要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。

要使这种判断尽量与客观事实相符,在审计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验证,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熟知审计理论的基础上,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判断力,注意对规律的探索和经验的总结;此外要持谨慎的合理的怀疑态度,对于任何假设既要设想其成立的一面,也要留意其不能成立的一面,要谋求把审计风险减少至最低限度。

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i审计假设是建立审计理论的基础,同时也是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,研究审计假设,有利于推动对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。

其次,审计假设可以用于指导审计实践活动,即既可以用于直接指导审计实践活动,也可以将它作为建立审计理论的基础,通过审计理论再指导审计实践。

第三,审计假设是确定审计人员责任的重要依据,一般情况下每条审计假设都涉及到一定的审计责任,因此,审计假设为确定审计人员及其应承担的审计责任提供了必要的依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